实用范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三峡教学设计优秀(精选46篇)

时间:2025-05-14 08:19:53
三峡教学设计优秀(精选46篇)[此文共65725字]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46篇《三峡教学设计优秀》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三峡教学设计优秀》相关的范文。

篇一:《三峡》教学设计优秀

《三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落实字词,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领略三峡景色之美。培养热爱 祖国河山的感情。

3.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虚词;

2.对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等

句子的理解。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笔下三峡之美,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欣赏三峡美景图片导入。

1. 本文选自《 》,作者是 ,他是我国___(朝代)杰出的___家、___家,他所著的《___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 三峡包括___、____、____。

3. 给加点字注音:(齐读)

略无阙处 哀转久绝 曦月 飞漱 重岩叠嶂 高猿长啸 沿溯

绝巘 乘奔御风 隐天蔽日 襄陵 瀑布 素湍绿潭

属引凄异 峻茂 泪沾裳

(重点强调:阙巘 曦裳)

二、 朗读课文,读出韵味:

1.听读。听录音,听清字音,初步感受文章内容。

2.吟读,要求读准节奏,感受文章的音韵美。

如何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方法指导:

(1) 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轮读,每生一句)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至于/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虽/乘奔御风

则/素湍绿潭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

(2)读好四字词语的节拍(齐读)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3)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分读)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女生读)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男生读)

三、译读课文,掌握词句。

1.默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懂文意。

2. 检查提问,疏通词句。

(一)解释重点词语:

峡: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亭午夜分: 自非: 夏水襄陵:

沿溯: 或: 虽:

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回清:

绝巘: 飞漱: 清荣峻茂:

良: 肃: 属引凄异: 响:

(二)翻译重点句子:

(1)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②绝: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属: 属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四)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 )

②回清倒影。 (清: )

③晴初霜旦 (霜: )

④素湍绿潭 (湍: )

3.学生自由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如: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句中“或”就是有时,为何后句用“有时”不用“或”? 2.“不以疾也”中“以”的意思是什么?

四、梳理课文 ,整体感知。

1.找出描写三峡的景物及相关语句。 板书:山 夏水 春冬景色 秋天景色

2. 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突出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和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

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春冬:春、冬:清澈见底,奇异峻秀 摇曳多姿 秋:悲寂 凄凉 忧伤,令人伤感

五、品读赏析,三峡之美:

1.品读课文,说描述性的话:

同学们,三峡很美,那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美,你看(听), ”的句式说一说吗?

如: 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挡住了阳光。

学生轮流发言:

生1:三峡的激流美,你看,夏季水涨,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水流湍急,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生2:三峡的深潭美,你看,春冬之时,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

生3:三峡的瀑布美,你看,在极高的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哗哗的水声,感觉到了随风飘洒到我们脸颊上细微的飞沫。

生4:三峡的树美,你看,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它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进了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生 5:三峡的猿声美,你听,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2. 品读课文,说理解性的话:

同学们,三峡很美,文章分四段为我们展现了三峡的山,三峡的水,三峡的春夏秋冬。你能各用一个词概括出每一段所体现出的美的意境吗?

如:第一段大笔勾勒,总写雄峻壮美的山势,体现的是一种“雄壮”美。

第二段写夏,描写凶猛的水势,体现的是一种“ ”美。

第三段写春与冬,描写秀美的山水,体现的是一种“ ”美。

第四段写秋,描写凄清的秋意,体现的是一种“ ”美。

师引导分析总结,并板书:雄壮美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欣赏赞叹。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六、合作探究,赏析手法 :

1、下面我们小组合作探究《三峡》在写作手法上妙在何处。 ……此处隐藏72450个字……重叠的景观,再用或浓烈或淡雅的笔调,凝炼生动地描绘了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空灵肃杀。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山的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山为首,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教学设想〕

1、运用图书馆、网络媒介等。让学生自己来查找所需的资料,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形象的影像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兴趣,积极自主地探寻知识。在视听想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模仿运用。

〔教学目标 〕

1、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掌握生字,学会翻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达到快乐背诵的目的。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学会翻译,理解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背诵的目的。

〔教学难点 〕

1、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2、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文学素养,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①查找有关三峡的知识、图片等。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③朗读课文。

2、教师准备资料:①《话说长江》中关于三峡的影片剪辑。②告别三峡文化专题的图片、绘画等。③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式〕

启发讨论、互动合作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屏幕:一幅两岸高山,中间流水的三峡图,如右)

1、由三峡的峡字破题导入 课文:峡是什么意思?注意它的偏旁和字义。(两山夹水的地方)

2、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要表现三峡,一定要抓住什么景物来表现呢?(山、水)

二、观看《话说长江》中有关三峡的一段录像,请学生用画笔把三峡最美的景画出来或用自己的话把它描述下来,特别是画出或写出山和水的特点。

三、同学分组讨论评价,选出最佳三峡小画家和三峡小作家。用多媒体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请获奖者和小评委们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依据。特别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突出了三峡山水的什么特点。

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基础学习。(多媒体内容随具体情况而定)

1、其实,远在北魏的时候,有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就曾经描述过三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看他是怎样写三峡的。

2、学生看注释,主动获取有关郦道元、《水经注》的知识。

3、检查预习情况:阙嶂曦襄溯湍并找一找这些词在哪些句子里,说说含义。同桌之间可交流讨论,共同解决。

4、听录音,指导学生朗读,从整体把握课文。(可单个读,可分男女生读,可整体朗读)

划分句间停顿点拨:第1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自然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第4自然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五、课后练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疏通文意。(多媒体显示疑难字句)

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点拨引导,集体解决疑难字句。

二、出示思考题,请同学思考、讨论完成,做好圈点勾画。(多媒体显示思考题)

1、阅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来,分别做好记号。

2、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用表示。

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关键字词用 表示。

三、根据以上问题分析课文,达到背诵目的。(多媒体板书)

1、请学生朗读有关山的语句,找出关键字词说明山的特点。

关键字词:连、无阙、重叠、隐蔽

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2、根据以上特点,结合关键字词来背诵山的语句。

3、请学生朗读有关水的语句,说出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顺序:①季节顺序:夏、春冬、秋;②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

4、请学生找出关键字词说明每个季节水的特点。

夏季 关键字词: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

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层层铺展)险

春冬 关键字词:素、绿、清、影;清荣峻茂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动静结合)趣

秋季 关键字词:寒、肃、凄、哀

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面描写)悲

指导学生注意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

5、根据以上特点,结合关键字词来背诵水的语句。

6、给学生一定时间,独立温习背诵全文,最后齐背。

四、结合自己的作品,谈谈对本文的感受,然后试着模仿或修改自己的作品。

可引导学生从语言运用、材料安排、结构布局等方面分析。

①本文语言精练,仅用百余字,却写出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诸多气象。

②语言富有表现力,情景交融,三峡的千姿百态尽在眼前。

③描写顺序先大后小、先总后分,层次分明。

④选取极有特征的事物,寥寥几笔,使读者身临其境。

⑤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

⑥笔法多变,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工笔刻画,有全景鸟瞰、特写镜头等等。

学生可各抒己见,只要有理有据,都值得鼓励。如学生回答不到位,可由教师补充讲述。

学生模仿、修改后的作品,教师要及时关注、指正、鼓励。

五、拓展思路,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有关三峡的古今诗词、歌谣以及三峡工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六、课后练习

1、背诵课文,摘抄精彩词句。

2、补充阅读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和余秋雨的《三峡》,比较三者之间的异同。

《三峡教学设计优秀(精选46篇)[此文共6572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精诚文秘网 www.lijingcheng.com 版权所有